谜语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的读后感大全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的读后感大全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1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精选点评:

●国家的演进更多的是逻辑推演而缺少史料及文物证据。易中天似乎认为夏商历史虚构太多,因此此书很少提及具体历史事件以及人物。

●观点很有趣,推理过程有些拖沓,文采很好。值得一读。

●选题太大,蜻蜓点水式的书写根本无法把握住整个主题,况且在这么大的主题下还不惜墨如金,自作聪明的行文风格和类比让主题的表述更加不明晰,其实先秦部分完全可以没有废话一书完结,没必要这么多枝枝蔓蔓,废话连篇。

●易老师准备从历史教授到公知这条道上一路到黑啊!

●对于各种文明国家的起源阐述的脉络还算清晰。

●这一卷稍微靠谱一些了,结合世界史来写中国史,有点意思,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别人原有观点照搬过来的。 读书果然是会先入为主,在这本书中读到自己已知的知识时也会对本书的作者的其他观点多一些认同,人性的弱点啊。

●祖先后连接的一本,《祖先》让我瞠目结舌,《国家》让开始接地气,宗教、图腾、政治……本来对这些不太了解的,现在算是有点点感觉~挺好的。但是,关上书,我记住了俩名~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知道的多了些,就会发现未知的更多~好奇好奇~~

●听闲书,这本枝蔓太多。

●以世界史和中国史和断代史的视野来写作还是很大气的。但是,文学手法太多,故事和隐喻,感慨和无谓的价值判断都显得高深莫测又不知所云。这是不好的表达方式。关于论证方式和最后结论,我只能说易中天先生所表达的要比他知道的还多。而且文学家们都有一个肤浅的世界观迷津,易中天有些时候是马克思的有些时候又滑到不知谁的世界观里去了,所受影响比较混乱,缺乏一定的同一性。总之,这是一个还算精彩的尝试吧。

●读书很慢,终于又看完了这本《国家》,巡航世界诊断中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为什么我们会走上这条路,为什么叫做中国。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继续往后看吧。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读后感(一):国家不是抽象的概念!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度!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读后感(二):文明的标志是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卷《国家》,如后记所说,他写中华史,是要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

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古罗马,本卷差不多来了一次“全球巡航”,弄清楚全人类的“国家逻辑”,而且是“共同逻辑”。

为什么文明的标志是国家?而只要建立了城市,就同时建立了国家,进入了文明。国家不同于部落的地方在城市,国家的秘密也在城市。城市让“族民”变成“市民”,由此产生超越家族的公共关系和公共事物,而原本氏族部落时代的办法和规范已经不管用,管用的是“公共权力”和“公共机关”,这个公共机关就叫国家,而对于国家和国民,如何看待公共权力,不同的国家模式和体制便由此产生。

从第一卷开始,易中天用了大量的甲骨文金文去发现,阐释历史的轨迹,不仅有趣而且有据。

比如,在讲到图腾的演变时,图腾在罗马变成了法律和宗教,在中国则变成了祖宗。而祖宗崇拜则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祖的甲骨文字形和“且”是同一个字,就是一根勃然雄起的阴茎。国家是部落演变而来,祖宗崇拜则源自男性生殖崇拜。

部落能够变成国家,图腾功不可没。

本卷从各个文明古国鸟瞰得出,在独立,自由,平等的共同价值下,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所做的不同选择,这就是国家的秘密和逻辑。

总得来说,依然通俗浅显,更多的是点到为止,不过分罗列史料和素材,以易中天式的幽默,带来富有逻辑的思考。对于普通历史爱好者,这比砖块式的大部头通史更容易接受。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读后感(三):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读本书三遍!易中天先生通过研究各种文献和分析神话传说,并结合文物和汉字造字相关知识,证明人类早期发展是原始群、氏族(分母系、父系)、部落、部落联盟、国家这五个阶段,《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主要讲了前四个阶段的事情,而这本主要讲国家出现的情况。前四个阶段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大致相似,国家的出现则世界各地大不相同。 国家一旦出现,人类就进入了文明时代(国家出现之前的就是史前)。历史上世界各国的诞生原因、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大不一样,但是都出现了国家却是一致的。很多人怀念国家出现之前的时代,认为那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等等,但之前并不那么好。当然国家的出现到底好不好并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重点是国家为什么会出现。 易中天通过城市来破解国家的秘密。因为国家和部落不同的地方就在有了城市,知道为什么有了城市,就知道为什么有了国家。城市之所以出现,第一是因为安全,它有围墙;第二是因为自由,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只是部落那种血缘或泛血缘关系,而是公共关系(正是因为公共权力交给谁等问题,分出了民主国家、共和国家和君主国家等);第三是平等,就是契约关系。但大部分国家一开始并不都是民主国家,易中天给出的解释是世界各民族的史前道路是一样的,都是从氏族到部落再到国家。史前文化也是一样的,都有巫术和图腾。但进入国家和文明时代后就分道扬镳。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原始文化脱胎换骨。它们共同实现的是身份认同。任何一种国家体制和国家道路,都不过是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所做的不同选择和探索。 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巫术没有变成科学,也没有变成宗教,而是变成了伦理和艺术,即礼乐。图腾则既没有变成神,也没有变成法,而是变成了祖宗。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读后感(四):国家

为什么要有国家? 任何一个民族,建立了城市,就同时建立了国家;建立了国家,也就进入了文明。 为什么要有城市? 人既要安全,又要自由,于是产生了城市。 为什么城市出现后,部落就成了国家? 因为人变了。组成氏族和部落的,是“族民”;组成城市的,是“市民”;组成国家的,是“国民”。族民有血缘关系,而市民的关系是公共的,因此也叫公民。 有公民,就有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处理这些,要依靠国家。 然而,并非所有的国民都是公民。在人类文明之初,绝大多数国民都是臣民。 在希腊雅典,航海让人体会到自由,殖民让人懂得了独立,经商让人学会了平等。独立、自由、平等的结果,势必是民主、共和、宪政,是契约治国和权力制衡。 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吗? 是的,不然民主、共和、宪政就不会成为世界潮流。 那么既然是共同价值,为何走了一圈弯路? 世界各民族的史前道路是一样的,都是从氏族到部落再到国家。史前文化也是一样的,都有巫术和图腾。但进入国家和文明时代后就分道扬镳。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 宗教与法律共同实现的是身份认同。任何一种国家体制和国家道路,都不过是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所做的不同选择和探索。更看重安全,走君主制;更想要自由,就是民主。

那又为何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因为安全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自由只能依靠制度。 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巫术变成了礼乐。图腾则变成了祖宗。 其他民族的身份认同,或者靠神,或者靠法,或者靠信仰,靠观念,唯独我们是“认祖归宗”。夏后启能废除禅让制,尧舜禹会变成夏商周,原因在这里。从秦汉到明清,君主制坚如磐石,原因也在这里。 有了祖宗崇拜,才有了家国体制,也才有了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的三千七百年文明史。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读后感(五):家一直都在

此番,我随易中天老师坐着飞机进行了一次环球之旅。地域横跨亚非欧美,时间纵跨夏商周,目的就是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轨迹”,梳理出全人类所共有的“国家逻辑”。

在空中,开始所俯看到的文明标志是星罗密布的一座座城市,那是文明的界碑。界碑上刻着城市的秘密,我们的象形文字便是揭开秘密的钥匙。从而我们知道了国与城,城与墙的关系;我们明白了要建立国家,需要推翻城墙,给予人们自由和安全感。推翻城墙的人们成为了“城邦的人”,原本的名字“族民”“国民”被摒弃,自此他们叫做“公民”。他们将自己所私有的权力集结在一起,建立起了一个公共的领域,叫做“国家”。唯其私有,才有公共。

然而,那些刻在青铜器和兽骨上的象形文字和那些推倒了的断壁残垣还是无法管窥国家的秘密,我们需要看真一点。于是这架飞机再次起飞,带我在爱琴海、巴尔干、喜马拉雅的浩渺云海里漫溯,冲开云层,我看到了世界的斑斓色彩,红黄蓝白黑,文明的底色在世界地图上让我炫目,直至民主的漩涡将世界染成一片蔚蓝。这时,这架飞机甚至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展目到了现代的美利坚,跨越数千年后仍然坚守着的价值(自由、民主、平等)在死灰中重生,这是人类所共有的。

这还不是国家的所有秘密。云层中我们又回到了古埃及斯芬克斯拦劫行人的岔路口,我们看到巫术和图腾在各大文明古国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人类原始文化开始脱胎换骨。可我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的中华文明,她变成了什么?我们的巫术既没有变成宗教,也没有变成科学,她成了礼乐;我们的图腾没有变成神,也没有变成法,她变成了祖宗。从此,祖先被搬上了战场,被摆上了宗庙神坛。国成了家,中华民族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只认这么一个“祖宗”。虽然“家长”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家一直都在。

从环球巡航到落地,站在中国的土地,我突然有点晕机,幸好脚下的土地是踏实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夏诗文网 » 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的读后感大全

相关推荐

你不必成为爱因斯坦

我是留级专家我3岁开始在香港读小学一年级,由于太小了,升不了级,只能留级。6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四年级,跟着跳上初中,也是因为年龄问题,又跌落到小学三年级。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老师说那就考初一的内容。结果我不及格,于是就被送去读小学六年级。读了一年毕不了业,又

我是妈妈上辈子的仇人

看过这样一段话:老伴是恩人,女儿是亲人,女婿是仆人,儿子是仇人,媳妇是敌人,孙子是先人。我们的一生应当感谢恩人,依靠亲人,使唤仆人,拉拢仇人,巴结敌人,供养先人。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大多数家庭的写照吗?   妈妈已进入古稀之年,腿弯了、背驼了,满脸皱纹、满头银发。她还在为这个家庭默默的付出着,为了儿

“一个女人丁克的艰辛10年。”

来源 |甘北(ID:ganbei1990)  01  丁克网友跟我讲述,她跟母亲的博弈过程。  结婚第三年,她和丈夫一起,向母亲表明心志,这辈子不会生孩子了。  母亲起初将信将疑,把夫妻俩训了一顿,而后又宽慰道:“现在嘴硬,等过两年,你们就自然想要了。”  她根本无法相信,世

十年后的你,会不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十年前,同事小喵准备考研。  因为经济拮据,不敢辞职,只能边工作边备考。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相当苦逼的自虐行为。  我隐约记得她当时的日程表:五点起床,看书到七点。上班。中午十二点到一点半看书。晚上七点到十点,去附近大学图书馆看书。周末全天在辅导班上课。  印象里,她瘦瘦小小,永远背一个跟身

没有一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从她记事时起,大舅就好像不是这个家的人。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刚被收容所送回了家,和街上的叫花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外婆在屋里大声地骂,他蹲在一旁小声地哭,像受伤的小动物。那么冷的天,身上只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门口围了一群好看热闹的邻居,对着他指指点点。  不多久外公回来,一见他这样子,就跑到门背

最近流行的5个笑话,好笑又有道理

5个幽默小故事,故事很短道理却很深,改变你的一生!  -1-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  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  他的亲